貴州鳳岡:做靚鋅硒特色農產品
“以前生產常規大米,每斤賣3元,企業轉型升級后,公司生產的特色鋅硒米,每斤可賣到5元。”5月13日,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神農米業公司負責人譚仕波說。
走進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蔬菜保供基地,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自從種植含有鋅硒的蔬菜后,市場反響很不錯,線上銷售的蔬菜一天最高達3500斤。”基地負責人黃成芬說。
近年來,鳳岡縣以黨建為引領,立足土壤富含鋅硒資源稟賦,聚焦產業和鄉村振興,積極探索發展富含鋅硒的茶、米、牛肉、蔬菜等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如今,在鳳岡縣,像譚仕波、黃成芬這樣做鋅硒特色農產品品牌嘗到甜頭的企業和基地比比皆是。
目前,鳳岡縣做靚鋅硒特色農產品態勢正在形成,先后獲得“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等20余個國家級稱號。綠色發展“鳳岡模式”入選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十大典型案例,鳳岡鋅硒茶入選“第一批中歐互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為科學利用鳳岡鋅硒自然資源、合理有序開發鋅硒產品,該縣圍繞鋅硒完善政策支撐體系,開展鋅硒試驗示范、技術交流合作、品牌建設、項目申報、宣傳培訓等工作,實施了茶葉、水稻、辣椒、蕎麥、蜂蜜等17個產業鋅硒試驗示范,所有試驗結果均顯示,相關產品富含鋅硒的效果顯著。該縣還從種植、采摘、貯運、加工、冷藏、包裝全產業鏈實施有機管理,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鋅硒有機食品和保健品。
通過與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遵義醫科大學、貴州肽基酵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善了縣域鋅硒功能農業產業規劃,研發了解磷解硒生物有機肥料、鋅硒黃精酒、牛肉干、豆干等新產品。編制了鋅硒(茶、稻、糯玉米、黑豬)產業集群化項目;編印了《鳳岡鋅硒功能農業產業科普讀本》和《鳳岡鋅硒產業對策—茶葉富硒技術讀本》下發各企業;舉辦鋅硒產業培訓班,線下、線上培訓500余人次。
該縣還扎實做好茶葉、肉牛、蠶絲等農特產品精深加工,以茶葉、肉牛為引領的綠色食品工業快速發展,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預計今年茶葉綜合產值將突破100億元。
“去年養蠶收入45萬元,除去成本,利潤有20萬元,還帶動了20多人就業。”永和鎮黨灣村村民黃志強對養蠶前景信心十足。談到鳳岡蠶桑,上海水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梅山標說:“這里生態環境好,適合蠶桑種植,土壤富含鋅硒,生產的蠶繭個頭也大,蠶繭抽絲有1200米,制成的絲質商品平均質量等級能達到5A以上。”
如今,該縣發展桑園面積5.2萬畝,養蠶戶530戶,全年養蠶2.5萬張,蠶繭產量1000噸,蠶繭產值5810萬元,實現綜合產值5億元。
據了解,該縣注冊涉農產品商標298個,有肉牛、皮蛋、大米、菌類、蠶桑、玫瑰、水果、飲料、白酒、辣椒、中藥材等。開發鋅硒功能農業產品10個并通過認證,引進培育鋅硒功能農業生產加工企業2家,開設鋅硒功能農業產品體驗店3家,實現鋅硒功能農業產品綜合產值達1億元。
該縣還以茶壽山公司、陸氏集團、林仙康等公司為試點,定位鋅硒+觀光、鋅硒+康養探索打造新型業態,著手建立一系列以鋅硒為元素的觀光、康養項目。計劃到2026年底,推廣高標準鋅硒功能農業種植基地40萬畝,以“鋅硒+農業、鋅硒+旅游、鋅硒+康養”為紐帶的產業鏈基本形成,鋅硒功能農業年綜合產值達到45億元以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