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護航“內蒙古品牌”行穩致遠
優質的河套小麥,造就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豐富多彩的面食文化,河套面塑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地檢察機關調查發現,傳承人老齡化、保護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約著其有效傳承。為此,及時向相關行政單位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各部門共同履職,促進非遺創新發展。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從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近年來,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據統計,2022年至2024年,全區檢察機關共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審查逮捕案件142件228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369件806人;受理知識產權民事監督案件62件;立案知識產權公益訴訟案件127件,打擊力度持續加大,監督質效進一步提升。
聚焦專業化建設
據了解,近年來,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呈現出專業化、智能化、鏈條化趨勢,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實施犯罪逐漸增多,侵犯著作權犯罪從傳統的盜版圖書領域,擴大到網絡游戲、網絡視聽作品等。此外,跨區域作案導致犯罪鏈條進一步拉長,市場和銷售多地分離,打擊難度增大。
自治區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負責人侯品告訴記者,全區各級檢察機關因地制宜,分層分類推動知識產權檢察專門機構走深走實。目前,全區共有99個檢察機關設立知識產權檢察辦案機構(辦案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檢察院設立獨立運行的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全區知識產權檢察機構專門化建設實現從無到有、由散到融的轉變。
為加強知識產權檢察案件集中統一辦理和對下業務指導,自治區檢察院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檢察案件集中統一辦理的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工作的通知》,明確辦案范圍,對知識產權案件實施“標簽化”管理和報送備案審查制度。自治區檢察院發布《知識產權檢察重要文件匯編》《知識產權檢察案件辦理指南》《知識產權檢察案例匯編》,為全區知識產權檢察人員辦理案件提供參考。
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公安廳、司法廳四部門聯合印發《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名錄庫》,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選任。自治區檢察院還組建全區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庫,第一批選拔23名業務突出、業績優良的檢察人員入選人才庫,業務骨干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托縣辣椒”產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栽培歷史悠久,是當地特色農產品名片之一。然而,檢察機關調查發現,“托縣辣椒”存在地理標志使用混亂、管理不到位、品牌建設滯后等問題,市場上存在大量假冒產品。為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人民檢察院通過知識產權檢察行政公益訴訟,切實加強“托縣辣椒”地理標志綜合保護,為促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記者了解到,從2023年3月開始,自治區檢察機關開展“護航內蒙古品牌”專項行動,全區各級檢察機關聚焦本地特色品牌,積極踐行“專業、協同、能動、創新”的內蒙古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新路徑,切實加大內蒙古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老字號等“內蒙古品牌”的檢察保護力度,加大侵權假冒、惡意攀附等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全力護航“內蒙古品牌”行穩致遠。
自治區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二級檢察官助理張利東告訴記者,結合全區有效發明專利、國家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國家地理標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信息,自治區檢察院專門繪制“全區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地圖”,為各地區檢察機關開展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參考。
此外,為進一步保護科技創新,自治區檢察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檢察服務保障內蒙古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制定18項工作舉措,以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化建設,精準服務保障內蒙古創新驅動發展。
融入大保護格局
阿魯科爾沁草原位于赤峰市,2022年5月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游牧方式,具有重要的生態、文化和科學價值。然而,近年來,部分牧民為降低養殖成本,提高收益,以偷牧、超載過牧等方式在草原游牧系統內放牧。
2024年8月,赤峰市檢察機關對草原游牧系統保護問題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向當地林草局和相關蘇木、鄉鎮制發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對進入草原游牧系統牛羊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強化執法檢查。檢察機關還與林草局簽訂保護協作機制,設立公益訴訟協作辦公室,成立“草原游牧系統公益訴訟保護基地”,并開通公益訴訟線索舉報電話,形成多部門聯動保護草原游牧系統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合力,共同守護“一方碧綠”。
據了解,為進一步融入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知識產權局、自治區版權局聯合印發《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框架協議》,從聯絡會商、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業務支撐等12個方面,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
自治區檢察院還與多部門聯合印發《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從基本要求、證據的收集與使用、案件移送與監督、協作配合、綜合保障5個方面,對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進行具體規定。
自治區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安翱表示,全區檢察機關將持續推進專業化建設,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知識產權檢察案件,深化構建協同保護格局,有力開展綜合司法保護,進一步提升全區知識產權檢察工作質效,為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