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特色農業“金字招牌”更閃亮
大同黃花系列產品在國內各展銷會上受青睞 記者 戎禹仁 攝
返鄉青年架起直播設備;非遺傳承人展現制作技藝;作家執筆書寫黃花詩文;老師帶領學生開展黃花研學;餐飲人員推出黃花美味佳肴……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牢記囑托,傾情投入,創意迸發,用熱愛與專業從各自的角度共同托起“大同黃花”這塊金字招牌,澆筑成遍地金黃的幸福圖景——“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為了把大同黃花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市農委辦充分調動全社會關心關注宣傳大同黃花的積極性,從去年開始招募了一大批來自電商、文旅、教育、傳媒、餐飲等多行業、多領域的大同黃花推介官,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推介大同黃花產業、大同黃花文化,成效斐然,碩果累累。一年來,大同黃花推介官創作推介大同黃花短視頻、圖文5000條以上,全網曝光量12億次,百度指數“大同黃花”關鍵詞搜索量上漲480%,抖音話題“大同黃花”播放量達6.3億次,帶動全市黃花餐飲顧客增長220%,吸引 15萬人次參與大同黃花采摘、文旅體驗,其中60%為省外游客。通過大同黃花推介官宣傳推介,帶動黃花有關產品銷售額超2億元,同比增長35%。
一年來,義務宣傳大同黃花的推介官,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下田間、上網絡、進校園、放電影、誦詩詞,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推介大同黃花浪潮,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大同黃花推介官。
大同黃花協會副會長、忘憂農場負責人段亞萍,傾情推介大同黃花多年,聯合知名編劇創作《忘憂農場》微短劇,拍攝播放《忘憂青農說黃花》50余集,研發出黃花益生菌、解憂飲等功能產品,打造“忘憂大道”萱草花音樂公路,串聯起水岸公園、云朵樂園、療愈花園等詩意空間,建設母親花文化館與紅色教育基地,讓黃花知識傳遍千家萬戶,推動了大同黃花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大同三利集團副總裁、大同好糧協會副會長、大同黃花協會秘書長龐爾舜,參與央視《對話民營企業家》欄目等國家、省、市、區級文旅、媒體等社交平臺活動,累計宣傳大同黃花23次;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消博會、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深圳)推介會、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累計推廣大同黃花38次;為大同黃花種植、加工、宣傳和營銷收集公眾合理化建議18條,為大同黃花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大同市大威皇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靳國文,積極參與“黃花餅系列產品”研發與市場推廣。在“大同黃花進京推介會”上,向北京央國企、餐飲企業代表現場推介,推動產品進入京津冀市場。同時與北京餐飲企業對接,推動黃花菜品進入中國農影食堂等場所,擴大消費場景。通過企業抖音、微信賬號發布“黃花餅制作教程”“工廠探訪”等內容。
大同黃花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康繼業,推動“萱草母親文化工程”,組織“大同黃花中華母親花·小暑節令中華母親節”建議研討會,聯系老年書畫協會成員,多次深入云州區開展大同黃花書畫創作,讓“大同黃花”凝聚為永恒的書畫藝術,為產業發展注入文化之魂。
大同自媒體主播劉鴻雁,拍攝發布大同黃花種植、采摘、烹飪等短視頻多條,開展大同黃花專場直播200多場,黃花銷售獲云州區短視頻直播大賽直播賽道一等獎,組織團隊參加全國“三農”賽道主播大賽,在華東賽區主賣黃花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并在全國“三農”賽道大賽總決賽中取得售賣黃花季軍的優異成績,讓大同黃花品牌叫響全國。
市實驗幼兒園老師楊君,將大同黃花文化融入學前教育,設計“黃花小課堂”,打造“黃花文化角”,鼓勵幼兒家庭體驗“黃花采摘”,舉辦“黃花創意美食大賽”,開展“我是黃花小宣傳員”活動,引導孩子們觀察黃花生長、繪制黃花圖畫、講述《忘憂故事》,展示黃花手工制作,營造沉浸式的學習氛圍,傳承家鄉文化,培養健康意識,支持本地黃花產業發展。通過多元活動提升幼兒對大同黃花的認知,帶動家庭關注黃花,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推廣效應。
自媒體人段文才,組織了大同黃花詩詞大賽,創作發布大同黃花格律詩詞、散文、紀實報道、產業調查報告等百余篇,精心剪輯制作數十部大同黃花主題小視頻,以生動影像展現黃花種植、加工、文化故事,全網累計點擊量5903萬人次,推動大同黃花從“田間金黃花”華麗蝶變為享譽全國的“產業金名片”。
山西宜發同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劉永飛,帶領團隊積極推廣黃花美食,開拓線上線下市場,與多家超市、土特產店達成合作,讓大同黃花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借助電商直播,吸引大量網友關注下單,銷售額屢創新高,讓更多的人了解大同黃花。
小學教師康曉娟,將黃花知識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創作黃花美景畫作32幅,在孩子們心中根植鄉土情懷。在環球影院北魏劇場組織了“大同黃花主題觀影活動”,播放電影《黃花女人》,同步組織非遺文創、黃花產品展銷,有效鏈接產業與市場。精心制作黃花宣傳視頻100余條,全網播放量超100萬次,擴大了“大同黃花”“大同好糧”知名度與影響力。
……
當夏日的暖陽照耀云中大地,生機勃勃的大同黃花正在抽苔育蕾,剛剛招募的第二批大同黃花推介官,將以鏡頭為犁、以創意為種,讓黃花從云端流量落到人間煙火。隨著黃花采摘季即將來臨,他們將再次用行動證明:鄉村振興的偉業,既需要科技賦能、產業升級,更需要這樣“腳沾泥土、心懷熱望”的傳播者,讓一朵花的文化根脈深扎大地,讓一個品牌的溫度傳遍世間。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