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變身“潮飲品” 寧夏茶飲漂亮突圍
近年來,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其中區域特色茶飲異軍突起,成為行業發展的全新增長點。同時伴隨著“國潮”消費興起,寧夏本土茶飲品牌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巧妙地將當地枸杞、玉米、鮮奶等優質特色產品融入茶飲制作,推出“枸杞奶茶”“玉米乳茶”“厚乳奶茶”等一系列創意十足的茶飲產品。這些承載著西北風情的特色茶飲,不僅重構了傳統農產品的價值鏈條,更探索出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全新范式。
深挖本土特色 寧夏茶飲品牌百花齊放
近兩年來,銀川的茶飲品牌接連亮相。從黃河玉米的金黃醇香到枸杞原漿的養生韻味,從牧場鮮奶的醇厚絲滑到多品類融合的創意巧思,每一個品牌都以獨特的地域基因和創新活力,在茶飲市場中烙下鮮明的塞上印記。
今年5月1日,由賀蘭縣雄英深綠農業專業合作社推出的“黃河玉米村”茶飲店在銀川閱彩城觀光夜市投入運營。該品牌以銀川本土種植的優質鮮食玉米為核心原料,將香甜多汁的玉米,輔以獨特工藝研磨、調配,創新推出玉米乳茶、玉米鮮奶冰沙等一系列特色飲品,瞬間成為夜市里食客們爭相打卡的新晉“頂流”,日營業額超千元。
5月20日,由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杞大叔De茶”在寧夏枸杞博物館開業,該品牌將色澤紅潤、營養豐富的紅枸杞原漿,富含花青素的黑枸杞原漿,以及來自賀蘭山下的枸杞茶巧妙融入茶飲之中,既保留枸杞養生的天然健康基因,又以輕盈時尚的姿態,重新定義了枸杞茶飲的打開方式,為消費者帶來別具一格的味蕾體驗與養生新選擇。
6月14日,由寧夏金河乳業有限公司打造的“山下有牛”茶飲品牌在銀川閱彩城亮相。該公司長期為喜茶、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等知名品牌供應奶品原料。此次企業將目光聚焦本土市場,以深厚的供應鏈底蘊為基石,推出的“山下有牛”品牌,以“賀蘭山下,新鮮現打”為核心理念,主打鮮奶、酸奶兩大類產品,同時深度挖掘奶品潛力,衍生出近30個品類,從醇厚綿密的鮮奶到風味獨特的厚乳,為消費者呈上一場沉浸式的奶飲味覺之旅。
而早在去年夏天,由寧夏玖倍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奶牛咖”品牌也亮相銀川,該品牌同樣以本土優質鮮奶為核心競爭力,不僅主打醇厚香濃的鮮奶、酸奶產品,更在創新融合上大膽突破,將鮮奶巧妙融入果茶、咖啡等原料之中,匠心推出鮮奶茶、現磨奶咖、冷萃茶飲等多個系列飲品,至今已在銀川及周邊城市開設門店22家,形成頗具規模的品牌矩陣,成功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
在茶飲市場同質化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寧夏本土茶飲品牌另辟蹊徑,以“地域限定”為破局之道,深度挖掘塞上大地特色資源,將黃河流域滋養的優質鮮食玉米、賀蘭山下孕育的地道枸杞,以及本地牧場直供的醇香鮮奶等極具地域標識的特色農產品融入茶飲創新。各品牌通過對原料的巧妙運用與工藝升級,為消費者帶來一杯杯承載西北風情、獨具地域特色的茶飲產品。
“此舉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差異化的消費體驗,更構建起特色農產品高附加值轉化的新路徑。”銀川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茶飲產業發展的同時,有效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與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探索出一條區域品牌突圍的創新發展之路。
傾聽消費者心聲 品質認同正轉化為消費黏性
“我是在抖音上看到開店的消息,專門過來試試看味道怎么樣。”近日,在“山下有牛”閱彩城店,消費者岳先生和朋友相約前來購買現打鮮奶。作為一名本地人,岳先生一直是金河酸奶的忠實粉絲,“金河酸奶是很多銀川人兒時的記憶,這次成立新品牌,當然要來支持。”
在閱彩城五樓,“山下有牛”藍白色調的店鋪清新自然,開業以來便成為了年輕人的熱門“打卡地”。大三學生小章品嘗了一杯品牌主推的“米糯蘭山”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牛奶味濃郁,醇厚但不甜膩,口味層次感也豐富,真挺不錯的。”
寧夏地處北緯38°,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奶源帶”。多年來,寧夏以打造“高端奶之鄉”為目標,著力推動牛奶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這一產業優勢也成為本土茶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采訪中,不少消費者直言,正是看中“寧夏優質奶源直供”這一優勢,才成為“山下有牛”“奶牛咖”等本土茶飲品牌的忠實擁躉。
而這種品質認同正在轉化為消費黏性。在“奶牛咖”唐徠店,每天中午放學時,周邊學校的學生就紛紛涌進店鋪,或購買奶茶、或挑選酸奶、或訂購鮮奶。“奶牛咖”負責人馬玉華介紹,該店每天由企業自有牧場直供鮮奶、酸奶等乳制品,主打一個“鮮”字,她說道:“很多家長信賴牧場直供的品質,專門給孩子辦會員卡,長期訂購。”
據了解,“奶牛咖”自去年開業以來,已推出鮮奶、酸奶、冰激凌、奶茶、奶咖等10大類產品,共計40余個單品。消費者樊先生就提到,更相信本土奶源品質,“寧夏產出的牛奶品質更好,質量也更有保障。”
這些創新茶飲不僅讓消費者品嘗到本土優質奶品,更成為推動特色農產品高附加值轉化的重要紐帶。在“杞大叔De茶”店內,游客李女士在品嘗了枸杞鮮果茶后連聲稱贊:“以前只知道寧夏枸杞有名,沒想到能做成這么好喝的茶飲,很有特色。”
延長農產品產業鏈 串起田間地頭與都市消費
這些品牌以寧夏優質農產品為根基,通過現代化工藝轉化為兼具品質與創意的茶飲產品。這一轉化過程,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提升了產品附加值,讓傳統農業搭乘現代消費的快車,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的華麗轉身。
在“黃河玉米村”茶飲店,負責人柳小麗分享了品牌背后的產業融合故事,多年來,賀蘭縣雄英深綠農業專業合作社以玉米茶飲為切入點,實現從玉米種植、加工到茶飲銷售的全產業鏈延伸。柳小麗表示:“目前我們帶動周邊2000畝玉米種植,為農戶提供全程服務,不僅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還帶動了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當一杯奶茶串聯起田間地頭與都市消費,它就不再是普通飲品,而是鄉村振興的新載體。
與此同時,本土茶飲品牌的興起還帶動了包裝設計、冷鏈物流、品牌營銷等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這些如雨后春筍般接連亮相的茶飲品牌,成為了銀川特色農業與現代消費產業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
“玖倍爾牧場以前是直供乳企的,沒有話語權和議價權,與乳企談合作時很被動。現在通過打造‘奶牛咖’品牌,把當天鮮牛奶加工成各種乳制品,直接供應到消費者手中。”“奶牛咖”負責人馬玉華直言,這是企業在消費升級浪潮中邁出的創新探索。如今,這家曾在產業鏈下游掙扎的牧場,通過打造自有品牌,將清晨剛擠下的鮮奶,經標準化流程快速制成醇香濃郁的奶茶、綿密絲滑的冰淇淋,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這場從B端供應鏈到C端消費場景的跨越,不僅是企業的自我革新,更是寧夏特色農產品產業在消費升級浪潮中謀求破局的生動縮影。
寧夏茶飲突圍 本土原料成破局關鍵
寧夏本土的牛奶、玉米、枸杞、沙棘、八寶茶、蓮湖西紅柿等“土特產”,為茶飲創新提供了豐富原料,各品牌深挖原料特色,借助現代工藝解鎖傳統食材的全新可能,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口感,讓“土特產”變身“潮飲品”。
但轉型之路布滿荊棘。品牌創立初期,“奶牛咖”也面臨著知名度低、門店覆蓋率不足、消費者信任缺失等重重難關。同樣的困境也擺在“黃河玉米村”茶飲店負責人柳小麗面前。“五一”開業至今,這家位于夜市的小店日銷售額在幾百元到上千元間波動,數據曲線的起伏如同創業路上的心跳。“選擇夜市,就是看中這里的煙火氣和人流量,在我們的試吃活動中,七成以上的客人都會選擇回購。”柳小麗一邊招呼著顧客,一邊制作新鮮玉米汁,金黃的濃汁在琥珀色茶湯中沉浮,散發出獨特的谷物香氣。雖然創業艱難,但柳小麗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本土原料的獨特性成為破局關鍵。她說:“鮮食玉米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也是有別于其他茶飲品牌的特色。”
在“杞大叔De茶”店內,主理人葉倩介紹,店內部分茶飲的茶基底選用了賀蘭山下的“枸杞茶”,經過冷萃技術提煉,枸杞茶褪去傳統的厚重感,呈現出淡雅清香的全新風味。“不含咖啡因的特性,讓枸杞茶成為熬夜族、老人和孩子都能安心享用的健康選擇。”葉倩談道。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傳負責人張興文介紹,開發枸杞奶茶的核心目標,是推動寧夏枸杞向“年輕化、時尚化、零食化”轉型,突破傳統養生品的固有形象,拓展枸杞在新時代的消費場景,讓這一寧夏特色農產品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企業跨界創新 政策助力扶持
企業進軍茶飲領域,這種創新不僅需要企業自身探索,更離不開政策助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我市出臺了《銀川市關于加快乳制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加快打造“三都五基地”,以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目標,實施高端液態奶加工擴產增能、乳制品加工企業提檔升級、乳制品品牌做大創優、乳制品營銷提質擴面“四大提升行動”,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助力乳制品及關聯茶飲產業提檔升級。
從黃河岸邊的玉米地到都市商圈的茶飲店,從牧場清晨的擠奶車間到消費者手中的創意飲品,銀川正依托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以創新為驅動,在消費市場中勾勒出獨具西北風情的特色茶飲產業發展圖景。隨著政策扶持與市場活力的深度融合,將有越來越多的“土原料”向“潮品”轉變,孕育出更多的產業發展新機遇。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