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地標為“筆”,書寫振興“大文章”
在廣袤的龍江黑土地上,黑龍江省綏化市正以地理標志為筆,繪就著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絢麗畫卷。綏化,作為黑龍江省的農業重鎮,坐擁得天獨厚的寒地黑土資源,其產出的農產品以品質卓越聞名遐邇。當地聚焦糧食安全、產業興旺,深挖地理標志潛力,將地理標志培育嵌入農業發展核心。
截至目前,綏化市地理標志商標達20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個,地理標志總量占全省15.5%;獲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經營主體達82家,使用覆蓋率75%,2024年總產值35.2億元,帶動近3萬人口就業,實現了產業壯大、百姓致富。
綏化市強化政策保障,將地理標志工作納入《綏化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培育格局。“十四五”期間,綏化市新增地理標志商標5件,助力全省地理標志發展目標提前實現。
綏化市深挖資源潛力,建立地理標志培育庫,立足“寒地黑土”核心區資源稟賦,篩選青岡玉米、海倫菇娘等9個區域品牌列入地理標志商標培育庫,慶安刺五加、肇東大米等7個區域品牌列入地理標志產品培育庫,實施“一品一策”和動態梯次培育,形成“培育一批、注冊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
同時,綏化市創新實施“三清單一臺賬”工作法,即細化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問題清單靶向解決歷史佐證不足等短板,整合資源清單形成專家智庫,通過進度臺賬動態跟蹤地理標志培育進程。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組建服務專班,聯合農業農村、檔案等相關部門調取縣域志、企業廠史等文獻資料,提供地域關聯性、品質獨特性等權威佐證,協助制定技術標準,開展“一對一”精準指導服務;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地理標志進行論證評估,組織赴先行地區學習交流,提升申報專業化水平。
在推動地理標志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方面,綏化實現從“農業大市”向“品牌強市”的跨越,通過創新營銷模式,強化科技賦能,帶動品牌價值持續增長,提升產業質效。目前,慶安大米入選全國首批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發布數據顯示,慶安大米品牌價值達145.49億元。“海倫大豆”入選首批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全國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下一步,綏化市將繼續筑牢地理標志發展保護屏障,推動更多地理標志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綏化動力’。”綏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