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土特產”里的鄉村振興密碼
天臺山上,漫山遍野的黃精苗迎風招展,土層之下,黃精塊莖汲取天地精華奮力生長;浦壩港鎮,米粒大小的青蟹苗陸續下水,開啟它們的“成蟹之旅”……小小“土特產”,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產業振興。
隨著《浙江省“土特產富”全鏈發展優質優價工程實施方案(2025—2027年)》落地,以“千萬工程”為牽引,浙江正沿著“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把土資源、特優勢、產鏈條、富成色串珠成鏈。
一枝花、一顆果、一葉茶……這些看似平常的“土特產”,飽含著濃濃的鄉情鄉愁,承載著農民的致富夢想,牽動著老百姓的“錢袋子”,推動“土特產”成為高附加值的“富產業”,這是浙江各地都在努力破解的重大課題。
之江大地,新老農人追趕著農時,工行人的身影也活躍在田間山頭,湖海灘涂。在臺州,每一株幼苗、每一只蝦蟹,都是他們關注的對象,他們熟知每一種水產品的生長周期,他們以金融活水悉心滋養每一粒埋入泥土的種子,也滋潤著農民農企的心田。
躬耕土特產
撐起致富傘
汽車一路盤旋而上開到天臺山頂,在這里,九制黃精的蒸曬正在進行當中。一簍簍蒸得黑里透亮的黃精,迎著朝陽,在曬場里積蓄時間的養分。
黃精作為天臺三大“仙草”之一,全縣黃精種植面積達5000畝,但其相關產業卻一直是條小眾賽道。早年間,大多黃精產品來自家庭作坊,少有上規模的生產企業。
為了讓黃精這根深山里的“仙草”體現出更好的藥用價值并且被更多人熟知、食用,2017年,陳碧玲創立禾田興,以藥用的生產標準,打造2000平方米符合GMP10萬級標準的凈化車間,生產線全過程也在浙食鏈24小時監控下可見,成為了天臺縣第一家獲得黃精SC生產資質的企業。
“黃精的制作,我們傳承的是古法九蒸九曬。除了第九道蒸曬是在車間完成,此前的八蒸八曬都在山上的培育基地完成。”陳碧玲邊走邊介紹,“但黃精適合在林下坡地生長,無法機器作業,種植挖地除草全靠人工。我們就和石梁鎮共同合作,在培育基地里設立了共富工坊,也讓附近的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span>
2021年,禾田興擴產之際,工行天臺支行上門送來了300多萬元貸款,全力支持企業快速發展。如今,禾田興已經種下了550畝黃精,并計劃在五年內將種植規模擴大到一萬畝。
“黃精是多年生植物,種下去至少要五到八年才能挖起來用,耗時很長,很多人不愿意等待。但有工行的一路支持,我們等得起?!标惐塘岣嬖V我們,這個行業短期內是沒辦法資金回籠的,因此,銀行的支持尤為重要。
農業項目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三門歐迅數字化工廠養蝦項目負責人李來國亦有同感。
李來國畢業于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是科班出身的“養蝦高手”。2013年,他放棄穩定的工作,成為一名“新農人”,早上起床先去看蝦、睡前再轉一圈蝦塘,從此,圍著“蝦”轉成為他的日常。
2019年底,李來國帶領團隊來到三門成立養殖公司,專攻南美白對蝦養殖。談及為何選擇三門,他表示:“這里有優質的水資源和完整的產業鏈,適合規?;B殖南美白對蝦?!?/span>
然而,萬事開頭難,設施農業資金投入大、回收周期較長,加上農業設施沒有產權,不能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抵押貸款。
“當時資金壓力不小,我們是新注冊的公司,沒有流水,幾個股東湊錢也還是有缺口。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工行主動找到我們,率先給了我們500萬元純信用貸款,填補了很大的資金缺口?!碧岬焦ば校顏韲赞o之中依然充滿感激。
三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李來國帶領團隊從零開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如今,歐迅數字化工廠建設已經完善了70%,通過調節微生物數量及水中溶氧量,歐迅實現了對蝦的高密度養殖,畝均產值比傳統土塘養蝦提高50倍,整個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以上。
想把農業做好,不僅要靠情懷、靠政策,更要靠科學技術。據了解,歐迅的團隊成員都是科班出身,整個團隊20個人,其中研究生8人,本科生12人,都是實打實的新農人。
既是新農人,也是興農人。
除了發展自身企業,李來國還牽頭開設高級農民研修班,帶動周邊養殖戶提高養殖技術。同時,無償為養殖戶提供病原體和水體檢測服務,針對養殖戶在魚蝦病害防治、水質調控等方面知識和技術的不足制定解決方案,已累計幫助養殖戶規避經濟損失超千萬元,為鄉村“鮮甜共富”書寫了生動注腳。
念好山海經
賦能促振興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產業。
作為浙江省海水養殖第一大縣,三門擁有淺海面積59萬畝,灘涂21萬畝,海水養殖面積超20萬畝,青蟹、蟶子、對蝦、小白蝦,各色小海鮮一應俱全。
身處這樣的縣域環境中,工行臺州三門支行結合當地特色產業深入調研,積極走訪當地農業局和各農業部門,同時成立了三門支行鄉村振興柔性團隊,深入田間地頭普及特色產品“鮮甜貸”,把普惠助農的春風吹到鄉鎮各地,僅一年半時間,為當地400多戶養殖戶發放1.6億元貸款。
俗話說“四月蟶肥美,莫負西施舌”。農歷三四月,正是縊蟶最肥美的時節,三門縣浦壩港鎮養殖戶嚴道米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打理自家的三口塘,嚴道米還負責收購附近一帶村民的縊蟶,他說,“收購縊蟶需要兩、三百萬元本錢,我自己的錢不夠用,要靠銀行幫忙的,剛好朋友介紹了工行的貸款,用起來很方便?!?/span>
據了解,“鮮甜貸”是純信用線上產品,無需抵押、手續便捷、利率優惠,而且貸款到期后還可以做無還本續貸,不僅為養殖戶解決了融資難題,同時免去了調集資金歸還貸款的后顧之憂。
在移動端,工行將“鮮甜貸”嵌入三門“鮮甜e塘”數字化應用中,養殖戶只需要點開應用就能看到相關產品信息、工行的地址以及聯系電話,大大方便了偏遠地區的養殖戶。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什么樣的水土,播撒什么樣的種子;有什么樣的資源,發展什么樣的產業。
臺州這座海濱古城,不僅風景秀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更以其豐富的特產聞名遐邇。從仙居楊梅、黃巖蜜橘、玉環文旦,到三門青蟹、大陳黃魚、溫嶺水潺,每一種特產都承載著獨特的地理與人文風情,也成就了地方特色產業。
作為國有大行,工行臺州分行立足山海資源優勢,依托工總行和工行浙江省分行產品體系,因地制宜創新推出“一縣一品”定制化信貸產品,針對三門青蟹養殖戶、仙居楊梅種植戶、溫嶺漁民等群體,提供“鮮甜貸”“楊梅貸”“漁業貸”等特色貸款,以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5月末,工行臺州分行涉農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237億元,以金融之筆描繪“山海共富”新畫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