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麻 從土特產到金疙瘩
貴州省大方縣九龍天麻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在挑揀加工產品。肖 芳攝(中經視覺)
5月下旬,記者來到貴州省畢節市新質生產力天麻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在一塊弧形的大屏上,貴州特產天麻的交易價格指數、市場波動、訂單交易等信息盡收眼底。通過接入實時數據,可以分析天麻市場的國際國內供需關系、價格、進出口等情況。
近年來,貴州省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出臺了《貴州省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計劃(2023—2030年)》,著力打造天麻產業集群。成立省中藥材專班,圍繞100億元級產業目標明確任務、細化目標,穩步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培育和標準化種植,重點搶抓“藥食同源”政策機遇,強化快消食品研發生產速度和產銷對接力度,推動天麻產品走進百姓生活,培育拓展消費市場,不斷拓展增值空間。
資源優勢凸顯
貴州是天麻的重要產區,有其獨特的比較優勢。貴州大學中藥材產業團隊負責人黃明進介紹,貴州天麻種植歷史悠久,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規模化、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天麻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貴州三寶”(天麻、杜仲、靈芝)聞名海內外,貴州德江天麻、大方天麻、雷山烏桿天麻先后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0年德江天麻被列為“第七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2017年大方縣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天麻)種子種苗繁育基地”。
貴州森林覆蓋率高,為天麻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氣候生態環境,全省均適合種植天麻。“貴州天麻種質資源豐富,紅天麻、烏天麻、綠天麻等野生資源均有分布,在貴州大學等團隊的科技攻關下,先后選育認定了新品種3個,還建成天麻良種繁育基地2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基地30個。2023年天麻已入選國家藥食同源物質目錄。”黃明進說。
據統計,貴州天麻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位、申請的專利數居全國第一位、仿野生種植技術在全國領先。“為解決‘一看就會一種就失敗’、產量質量不穩定等問題,貴州省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還針對性地發布了天麻麻種集約化規范化生產技術推廣、天麻高產高效生產技術推廣等榜單,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轉化應用。”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干部周澤曉說。
貴州省中藥材專班唐成林發揮中藥材專業知識和10多年從事天麻種植的實踐經驗優勢,牽頭組建由省市縣農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團隊,系統研究由有性繁殖制種、伴生菌鑒選、林相調控、溫濕度管控、廢菌材利用等多指標體系組成的天麻林下仿野生“一種兩收”栽培技術,實現每平方米產天麻27斤的高產目標,并培育了一批基層技術能手。
助力鄉村振興
“貴州天麻產業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規模化種植、全產業鏈布局及‘六統一’聯農模式(統一供種、統一種植技術、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采收加工、統一貯藏運輸、統一市場銷售),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社會效益的協同共贏。2024年,貴州省天麻綜合產值達64億元,貴州省88個縣(市、區)中已有60多個縣(市、區)種植天麻,培育七星關、大方、德江、赫章、黎平、匯川等種植大縣(區)。”唐成林說。
貴州省中藥材產業專班副班長馮文豪介紹,大方縣通過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為廣大種植戶拓寬了銷售渠道;德江縣依托高品質紅天麻規模化種植,帶動2萬余戶農戶增收。雷山縣創新“天麻+文旅”模式,實現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這充分展示了貴州天麻產業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可以說天麻產業是貴州山區人民的富民產業。
科技賦能發展
貴州大學作為天麻產業專家團隊建設單位,立足資源稟賦,以科技賦能、品牌引領、產業融合為抓手,系統推進天麻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牽頭組建以貴州大學黃明進教授為專家組組長的省級專家團隊,構建了“貴天麻”省級公共品牌+產區品牌體系,通過品牌價值評估提升工程實現產業增值,同步打造大方縣、德江縣等老產區技術輸出中心與七星關區、赫章縣、黎平縣等新興產區,形成雙輪驅動格局。
其次強化科技支撐,選育出貴紅2號、貴麻九龍2號等3個省級認定新品種;攻克仿野生種植技術難題,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有力推動了貴天麻從傳統種植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轉型。
黎平縣農業農村局平臺公司負責人穆倫說:“貴州大學通過‘博士村長’+科技特派員+科技小院協同創新模式,專家團隊依托貴州黎平天麻科技小院開展全產業鏈技術攻關,通過聯農機制、科技育才創新,科技小院實現了‘解民生、治學問、育英才’的要求。”
專家團隊堅持不懈地開展天麻分子育種、生態種植、全基因組測序等前沿研究,解析了土特產貴天麻的品質形成機制,推動天麻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貴州大學聯合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通過全產業鏈科技賦能、品牌矩陣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真正將天麻“土特產”轉化為富民強省的特色優勢產業。
近年來,在貴州全省上下共同扶持培育下,貴州天麻等特色中藥材主導產業蓬勃發展,先后涌現出了大批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如貴州兩山天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在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和新產品開發利用方面嶄露頭角。
提升產業價值
貴州省立足天麻資源稟賦與道地優勢,以科技賦能、產業融合、品牌塑造為抓手,多維發力推動天麻產業在大健康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科技賦能方面,貴州主要經營主體聯合科研機構構建全產業鏈創新體系,運用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打造智能育種基地。同時,貴州搶抓“藥食同源”政策機遇,拓展天麻銷售應用新場景。貴州省農產品品牌專班辦公室任曉慧介紹,當地結合地域文化打造品牌,有立足貴州特色的“酸湯、烙鍋”系列,有面向粵港澳地區推出的“煲湯聯盟”,還有針對成渝經濟圈打造的“火鍋矩陣”,針對現在的新消費場景推出天麻菌湯包、軟糖、面條等30余款即食產品。
在質量標準體系方面,貴州建立了國家區域性良種(天麻)繁育基地與貴州大學國家云貴高原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圃(貴陽),建立了從育種到銷售的全流程追溯體系。當地天麻產業還圍繞“茶、酒、藥、美妝”四大板塊深化開發,已形成多元化產品矩陣與產業閉環。貴州天麻正從傳統藥材向健康生活方式的品牌蛻變,在大健康領域形成“貴天麻+產區”的矩陣效應,實現產業價值與消費認知的雙重提升。
天麻產品深加工實現了天麻資源從初級農產品到高附加值食品、藥品的價值躍升,為貴州省打造百億級天麻產業集群、建設國家區域性良種(天麻)繁育基地奠定了基礎,開創了貴州高原特色生物資源高效利用與食品、生物醫藥產業價值提升的雙贏局面。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