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毛尖續寫“新茶經”
提到綠茶,都勻毛尖定有一席之地。
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2025年都勻毛尖品牌價值達55.88億元。
不只局限于一杯春茗,近年來,都勻毛尖飲料、毛尖啤酒等跨界產品不斷涌現,夏秋茶資源持續開發,形式各異的茶旅融合新場景散落在青山綠水間,為貴州茶產業帶來新流量、新增量。
根深深扎進土里,葉努力伸向云端。面對品牌輻射力局限、省外市場認知度不足的發展命題,都勻毛尖正積極探索“新茶道”。
攥指成拳
規模品質再升級
都勻毛尖是百年中華老字號品牌,素有“千年貢茶、百年金獎”之美譽。
然而,在消費者心目中,擁有300多項榮譽的都勻毛尖茶,分量卻不及同為中國十大名茶的龍井、碧螺春、鐵觀音等。
其中緣由從一組數據或可見一斑——都勻有茶企386家,茶葉品牌更是有300個,但是沒有一個能與龍井、碧螺春、鐵觀音等齊名的茶葉品牌,缺乏市場核心競爭力。
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導致都勻毛尖茶產業“名企少、名牌也少”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之前的企業打造名牌過程中“一心多用”,未能“攥指成拳”。
為改變都勻毛尖名企名品少、制茶標準不統一的狀況,都勻市委、市政府推動具有較好影響力的多家茶企成立茶產業聯盟,形成梯隊式企業集群,并召集業內知名專家團隊,從產品標準、價格、包裝、品牌宣傳等方面,制定都勻毛尖統一團標,實現品牌共享、訂單共享、資源共享、利益共享,切實穩定產品品質,提升都勻毛尖品牌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同時,黔南州還出臺《黔南州支持茶產業(都勻毛尖)市場營銷助推鄉村產業全面振興十五條措施》和《茶產業“一業一鏈一策”方案》,為都勻毛尖突出品牌創新、構建產品品牌體系給予政策支持。
6月24日,在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制茶車間,9條按照統一標準打造的全自動化茶葉生產線高效運轉,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一氣呵成,僅4個小時便能生產近2000斤茶葉。
2024年,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產品除銷往北京、西安、成都、廣東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地,產值首次達到5800萬元。
“通過各項標準的統一,都勻毛尖系列產品從粗放加工到自動化標準化生產,品質穩定性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得到重塑。”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浩說。
重塑品牌
輻射半徑再擴大
在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直播間,制茶師傅一邊炒茶,一邊為消費者講解制茶手法的技巧。
隨著直播電商的蓬勃發展,都勻茶企正加速探索品牌突圍路徑。
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2024年布局各平臺的電商渠道,通過消費數據分析鎖定外銷市場。借力直播帶貨,雖國內西南地區客群仍占主導,但品牌輻射半徑已逐步擴大。
“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你。”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顧靜生說。
近年來,黔南州以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突破口,成立都勻毛尖茶質量安全及品牌維護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專項開展都勻毛尖品牌維護工作,強化都勻毛尖證明商標授權管理,嚴厲打擊“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商標侵權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
2023年以來,累計檢查都勻毛尖茶生產經營單位2000余家(次),開展都勻毛尖茶企業行政約談1次,查處違法案件26起,全州累計取消都勻毛尖授權企業4家、暫停授權企業5家。
同時,圍繞“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加強都勻毛尖品牌體系建設,推出“中茶牌”“八馬牌”等都勻毛尖聯名IP品牌;打造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魚鉤牌”作為全省唯一一個中華老字號茶葉品牌,不斷為都勻毛尖品牌積淀厚重的品牌底蘊。
品牌打造,企業“出招”更是層出不窮。
一方面,都勻茶產業聯盟重點企業在北京、西安、成都等地設立運營中心,組織開展“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城市品茗活動,將黔南茶產品、茶文化帶入當地,讓都勻毛尖品牌入灣出海。
另一方面,持續舉辦都勻毛尖茶人會、春茶開采節等活動,以節造勢、以會聚人,全面提升都勻毛尖品牌知名度。
2025年以來,黔南州召開都勻毛尖茶經銷商大會,簽訂產銷協議總額5.49億元。并在重點城市開展專場推介會5場,成功開拓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等新興市場。
跨界融合
續寫時代“新茶經”
“實現破圈突圍,還需有‘大茶業觀’,跳出傳統農業,在創新融合上下功夫。”顧靜生認為。
都勻毛尖的“含金量”,不僅是在眾多獎項的光芒上,更在于品牌價值的持續躍升。2025年都勻毛尖品牌價值達55.88億元。這份底氣,源自貴州茶史的積淀、生態饋贈,更在于向新質生產力躍進的決心。
近兩年來,都勻毛尖茶踏著新時代的浪潮起舞,正以“跨界七十二變”的姿態,演繹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新茶經”。
毛尖飲料、毛尖食品等一系列創新產品。
在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直播間,香氣醇厚和悠長的都勻毛尖啤酒高調圈粉年輕人。
“都勻毛尖+”能加出什么?毛尖飲料、毛尖啤酒、毛尖食品等一系列創新產品令人大開眼界。不僅拉長了都勻毛尖的產業鏈條,而且豐富了產業結構,增加了都勻毛尖茶產業的效益,讓綠葉子真正成為群眾致富的金葉子。
與此同時,科技與茶園融合,大數據監控巡園守護生態,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pH值,讓每一片茶葉都有溯源“身份證”;在現代化制茶車間,智能系統精準調控火候,都勻毛尖邁入從“憑感覺”到“標準化”的新時代;茶旅融合的毛尖茶莊園競相出圈,催生“采茶體驗師”“茶宴設計師”等新職業……從“賣原料”“賣風景”到“賣體驗”,都勻毛尖的畝產效益因跨界而倍增。
漫山疊新翠,阡陌茶飄香。都勻毛尖的破界并非完全拋棄傳統,而是以科技為筆、文化為墨,不斷續寫著緊跟時代的“新茶經”。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