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小豆子 串起特色品牌產業鏈
商標品牌指導站揭牌的那一刻,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城頭鎮的豆制品產業迎來歷史性突破。
2024年3月28日,城頭鎮舉行了一場簡樸而隆重的揭牌儀式。“城頭鎮豆制品產業集群商標品牌指導站”的牌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2024年度山東省誕生的首個產業集群商標品牌指導站。
如今,正值盛夏,城頭鎮到處是繁忙的景象,滿載豆制品的貨車正從各家工廠魚貫而出。這些產自“中國豆制品第一鎮”的豆筋、豆腸、素牛排等產品,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乃至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年產值超50億元的特色產業集群,正在品牌力量的驅動下煥發新生機。
產業根基:從“小作坊”到“國家級強鎮”
“1983年,西城頭村村民集資5500元,從外地買回一臺膨化機,掀起了城頭鎮豆制品產業的第一次‘革命’。”城頭鎮黨委書記劉敏介紹,發展初期,全鎮400多家作坊日夜趕工。然而,粗放發展很快遇到市場瓶頸,豆制品產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城頭人開始探索現代化生產道路。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城頭鎮對豆制品加工作坊進行改造,配套建設廠房,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完善設施設備、規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動小作坊升級為企業。山亭區委、區政府在城頭鎮設立豆制品基地管理服務辦公室,組織200多名企業管理人員分赴珠三角、長三角和國外學習經驗。
作為干法豆制品發源地之一,城頭鎮的豆制品產業走過40余年歷程。在經歷早期粗放發展后,該產業通過標準化重建實現涅槃,如今,城頭鎮已形成包括豆油、豆面、干法豆制品、休閑食品、豆制品機械在內的五大產業鏈條,集聚企業400余家。產業規模擴大的同時,城頭鎮大豆種植面積達3萬畝,并跨省建立20萬畝大豆基地,保障優質原料“雙源供應”。
截至目前,城頭鎮年產豆制品40萬余噸,年產值超50億元,2025年成功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干法豆制品和豆制品加工設備產量分別占全國的65%和70%,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豆制品第一鎮”。
品牌躍升:從“貼牌加工”到“價值賦能”
伴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牌缺失的隱憂逐漸顯現。城頭鎮的豆制品雖然產量大,但消費者只知產品不知品牌,企業只能拼價格。針對這一痛點,山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始實施品牌培育工程,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薦一批”的原則,構建品牌培育和保護機制。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調研,建立重點培育名單,提供“保姆式服務”,實施“定時、定點、定人、定責”的跟蹤幫扶制度。
品牌化是城頭鎮豆制品產業撕掉低端標簽的關鍵戰役。2011年,“城頭豆制品”集體商標獲準注冊,成為全市首件集體商標,“春福盈”“宏仔”“嘉利豐”等眾多普通商標申請被核準注冊,對進一步擴展豆制品市場、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24年,城頭鎮的豆制品產業迎來兩大利好:1月,山亭區豆制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續延審查;3月,全省首個產業集群商標品牌指導站正式落戶,整合1208件有效商標資源,提供國際注冊、品牌質押融資等全鏈條服務,積極打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
目前,城頭鎮豆制品企業品牌梯隊建設漸成規模,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家,擁有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3件,品牌矩陣包括“春福盈”“鼎鑫”“相思毛毛”等知名商標,其中“春福盈”成為第十一屆全運會指定產品。“鼎鑫”獲評國家級綠色食品,“春福盈”等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年新增產值超千萬元。
品牌戰略的深入實施,讓城頭鎮豆制品產業從“賣產品”轉向“賣品牌”。在各大電商平臺,“相思毛毛”休閑豆制品月銷量過萬單;在商超,“春福盈”系列產品每公斤售價比普通豆制品高出30%。品牌附加值提升直接拉動電商銷售額達1.2億元,線上銷量占比升至18%。“齊魯農超”區域電商平臺更將產品銷往30個省市。目前,城頭鎮依托豆制品產業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等榮譽稱號。
城頭鎮的豆制品從業者越來越體會到商標品牌帶來的紅利。目前,當地企業通過豆制品行業自律,實行抱團發展。針對物流、質檢等產業鏈短板,城頭鎮打出“組合拳”:“云倉”物流中心建成運營,日處理快遞50萬件,全年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1100萬元,輻射周邊3個鄉鎮;食品檢驗檢測中心落地,填補區域檢測空白,年均為企業節約質檢成本200萬元,實現質量可追溯;產業孵化生態成型,50家小微企業在基地內形成“上下樓即上下游”協同模式,原材料成本降低15%,發貨時效縮短半天。
近年來,城頭鎮還大力實施“榴棗歸鄉”工程,引導豆制品企業對接專業機構、職業學校開展人才引進和用工訂單式培養,同步推進產學研融合。
三產融合:“豆文化”撬動多元價值
跳出單一加工模式,城頭鎮以“濕地+豆文化”開辟新賽道。
城頭鎮先后舉辦了“賞梨花、品豆花”休閑游、城頭豆制品全國經銷商聯誼會、豆制品美食節、全豆宴、大豆運動會等活動,提升了城頭豆制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當地開發“濕地觀光+豆制品 DIY+全豆宴”旅游線路,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創收1.6億元;衍生豆主題民宿20家、研學基地3個,帶動農戶戶年均增收5000元;“豆寶”“豆大俠”等文創 IP與“太極拳公開賽”等活動結合,構建“農業+文化+體育”立體業態。
城頭鎮還新規劃建設豆谷融合創新示范園,力爭在三到五年內,豆制品產業綜合產值突破70億元。一粒小豆子,正從城頭鎮的車間、云倉、檢測中心走向世界餐桌,而這條突圍之路,恰是中國鄉鎮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注腳——以標準立身、憑品牌增值、靠融合致遠,讓“金豆豆”真正成為富民強鎮的金鑰匙。
“我們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優勢,加強商標品牌建設,不斷促進農業產品市場流通,加快城頭鎮豆制品產業轉型升級,讓更多‘山亭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山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常鈺信心滿滿地說。如今走進城頭鎮的豆制品展示中心,琳瑯滿目的品牌產品講述著產業變遷:“春福盈”的航空食品、“鼎鑫”的綠色認證、“相思毛毛”的“山東名吃”稱號。這些品牌背后,是1208件注冊商標構筑的知識產權堡壘,是260萬元品牌獎勵激發的創新活力,是7家企業通過專利質押獲得的3383萬元發展資金……一粒小豆子,從田間到舌尖,從產品到品牌,城頭鎮用40余年時間書寫了商標品牌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傳奇。在山東省首個豆制品產業集群商標品牌指導站的助力下,這條品牌之路正向著“全國豆制品集散中心”的目標延伸,見證著品牌力量如何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