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銷合作社“變形記”
集美區社錨定城市核心消費人群,探索多樣化銷售模式。本報記者 鄭東明 攝
清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大學校園旁,一家掛著“集美供·羅卷卷面包店”招牌的店鋪前,以學生為主的隊伍已經蜿蜒到了街角。“新烤出來的菠蘿包很搶手,而且這里的面包比其他店便宜多了,我要囤幾個做早餐。”學生們低聲交流著。面包店毗鄰的好士多零食店、集美供供應鏈平臺中心前,貨車往來裝卸貨物,一旁果供夫果切店的冷氣裹挾著新鮮水果的清甜。這條供銷特色街區將多元業態聚合形成便捷消費場景,充分滿足周邊居民與學生群體的日常消費所需。
廈門市集美區,一個農業產業增加值占GDP約0.3%的典型城市區域。當土地資源無法支撐傳統農產品自給自足,供銷合作社如何從傳統農業服務轉型?集美區供銷合作社在壓力中尋找到新路徑:主動轉身,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轉型。集美區社通過打造供銷特色街區,深耕供銷品牌建設,將業態整合與資源聯動,切實將便民服務嵌入社區生活場景,充分滿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條新路。
品牌為刃 劈開轉型突圍之路
“老供銷”要突圍,品牌化經營是第一步。穩定的客流量、持續的消費潛力讓集美大學城商業圈成為集美區社轉型的“試驗田”。集美區社社屬企業集美白鶴山供銷社資產運營有限公司聯合福建省城市快送供銷有限公司,圍繞消費者需求,盤活該核心地段商業資產,孵化自有品牌“集美供”,打造羅卷卷面包店、好士多零食店、果供夫果切店等店鋪,以品牌生態叩開年輕消費市場大門。
走進集美大學城旁的供銷街區,統一標識的“集美供”字樣醒目亮眼。一旁的供銷公園·集美茶咖儼然成了大學生們的校外自習室。
“學生們習慣下了課來這里上自習,點上咖啡,再到羅卷卷面包店、好士多零食店買一些吃食。現在供銷合作社的產品已經成為他們的‘自習伴侶’。”集美白鶴山供銷社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強坦言,“復古的裝潢、網紅產品,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打卡,但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吸引力來源于平價和優質。”
羅卷卷面包店作為“集美供”品牌矩陣的先鋒,將品質與價格做到極致。集美區社與羅卷卷美麗面包公司合作,以資產入股,為面包公司經營賦能,同時通過原料直采、規模化經營等,實現比主流連鎖面包店低10%~15%的親民定價。“早上買個現烤面包,下午再來塊小蛋糕,價格實惠還好吃。”一位常來消費的學生說。正是這樣的口碑積累,讓羅卷卷面包店最高日營業額達3萬元。
羅卷卷面包、好士多零食店吸引來的年輕消費群體,也為集美供供應鏈平臺中心帶來了客流量。作為集美區供銷合作社全自營的平臺中心,這里匯聚了來自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名特優產品,以及“集美供”自有品牌產品。平臺中心店外,“為人民服務”的標語分外顯著;店內,貨物碼放有序,“集美供”紙巾、果酒等自有品牌產品擺放在顯眼位置。“通過打造自有品牌產品,讓更多消費認識了‘集美供’這個品牌。” 集美區供銷合作社主任王烽說,“一旁的供銷公園還是‘一縣一周’名特優農產品展銷基地,我們定期舉辦展銷會,為周圍居民、學生等年輕群體推介來自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名特優產品。”
在供銷街區盡頭的果供夫果切店,專注為周邊居民和學生提供便捷、新鮮的水果服務。從水果采購到加工切配,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確保每一份果切新鮮可口。“下班順路帶一盒切好的水果回家,既方便又新鮮。”周邊居民對果供夫果切店贊不絕口。
“集美供”品牌矩陣通過統一的品牌標識、標準化的運營管理和嚴格的品質把控,在年輕消費群體和居民心中逐步樹立起“平價、優質、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王烽表示:“品牌矩陣的優勢在于協同效應,各店鋪既獨立運營,又共享供應鏈、品牌資源以及客戶資源,形成1+1>2的效果。”未來,“集美供”將進一步拓展生鮮、日用百貨等業態,不斷完善品牌矩陣,擴大服務版圖。
整合資源 鍛造“低價高質”新標桿
支撐前端品牌店運轉的核心引擎,在于供應鏈的高效整合。集美區社不再固守自營自采的傳統模式,而是以開放姿態擁抱市場,成為資源整合者。
“我們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要把流通環節的成本壓到最低,把省下來的每一分錢,都體現在商品的終端售價上,讓居民直接受益。” 王烽介紹。集美區社廣泛對接廈門及周邊地區的三十余家專業食品、日用品供應鏈公司及優質源頭工廠。通過大規模集中采購,形成顯著的價格優勢。
在好士多零食店,貨架標簽清晰標注著對比價:某品牌盒裝牛奶售價3.8元,比連鎖便利店低1.2元;一款流行薯片售價5.5元,比大型超市活動價還低0.5元。“以零食店為例,我們與泉州南香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泉州南香食品有限公司以20%利潤入股,通過利潤共享的模式拿到產品的市場低價,最終將價格優勢體現在零售終端。”這種肉眼可見的價格優勢,成為吸引客流最直接的“磁石”。
“以前覺得供銷合作社是‘老古董’,賣農資的。沒想到現在開的店這么潮,東西還這么便宜!”附近社區的居民一邊選購一邊說, “比網購還劃算,關鍵是供銷合作社的產品質量有保障。”
除了看得見的低價,集美供供應鏈平臺更將觸角延伸至社區服務。通過與樂加超市合作打造集美供·樂加便利超市,將具有價格優勢的糧油、蔬菜等民生商品穩定輸送到居民家門口。截至目前,廈門市已開設51家集美供·樂加便利超市。
從囿于有限農業資源的困境中破繭,到精準錨定城市核心消費人群;從打造自有品牌矩陣深入校園、社區,到整合高效開放的供應鏈資源釋放價格紅利,當“老供銷”不再拘泥于傳統路徑,勇敢擁抱城市消費新需求,它便能在服務民生、促進消費的廣闊天地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新坐標。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