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鄱大地“一村一品”何以推動鄉村產業“百花齊放”?
從贛南的臍橙豐收到婺源的茶壟疊翠,從廣昌的蓮田月色到南昌的米粉飄香……近年來,江西以“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為抓手,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有機稻米、特色水果、設施蔬菜、有機茶葉、草地畜牧業、特色水產等優勢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推動農業增效、百姓增收。
贛鄱大地上,江西是如何加快“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布局,讓傳統農業在青山綠水間蹚出鄉村振興新路、推動鄉村產業“百花齊放”的?
智能養殖增效益
盛夏時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下埠集鄉的恒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蛋雞養殖基地內,一排排標準化、智能化雞舍整齊排列。雞舍內,上萬只蛋雞愜意地啄食,不時有雞蛋滾進食槽下方的收蛋槽內。
“我們基地占地260畝,共育蛋雞25萬羽。過去喂料得扛著飼料到處跑,現在點下屏幕就行。”南昌進賢恒容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萬小龍介紹,目前,基地的每棟雞舍都配備了中央控制柜,可實現自動光控、自動溫控、自動給水、自動喂料,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產能。此外,蛋雞產出的雞蛋會自動滑落到傳輸帶上,由自動化集蛋系統傳輸和運送,雞舍內的糞便也由機器自動清理并烘干,既環保又高效。
憑借嚴格的質量管控和先進的養殖技術,該基地還被評為南昌市特色畜禽養殖示范基地。“我們大部分雞蛋都是當天揀完后立即運往市場銷售,每天可為南昌市供應約20萬枚鮮雞蛋。”萬小龍說,目前,基地還在持續探尋更高效的養殖模式,進一步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南昌市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引導各縣區精準施策,著力在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做響農業品牌上下功夫,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為百姓增收致富、農業產業發展開辟新途徑。
“小茶葉”撬動“大產業”
炎炎夏日,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光明村黃茶產業基地內滿目翠綠,數十名茶農穿行于茶壟間,或是彎腰除草,或是修剪枝葉,忙得不亦樂乎。
近年來,當地通過科學種植、生態管護和聯村發展,讓荒山披綠裝、茶苗變“金葉”,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子。
“我們依靠‘基礎設施聯村建設、特色產業聯村打造、集體經濟聯村發展’的聯動機制,推動200畝優質黃茶基地實現標準化種植和科學化管理,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超30萬元。”瑞昌市桂林街道光明村相關負責人賀金林介紹。
此外,接下來,瑞昌市桂林街道光明村還計劃以茶為媒,探索“茶產業+”的多元發展路徑,打算將黃茶基地附近的兩個山塘打造成休閑垂釣樂園,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采茶、制茶、垂釣等內容,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光明村黃茶產業的發展,是江西瑞昌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特色高效產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為全面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瑞昌市積極盤活當地農業資源,以“一村一品”為抓手,通過政府引導、科技賦能、農民參與、市場驅動等多方共贏模式,做大做優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現代種業激活“芯”動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江西立足各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打造“一村一品”品牌,按照經營規模化、管理精細化、產品品牌化的思路,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武陽鎮的江西大家族種業有限公司辣椒種植基地內,工人正忙著進行辣椒苗管護。
據了解,江西大家族種業有限公司是集蔬菜新品種“育、繁、推”于一體的專業化種子公司,目前在江西、海南、山西、新疆及甘肅等地分別建立了配套良繁研發基地,總面積超3000畝。其中,位于南昌縣武陽鎮的大家族種業科技園面積達1000畝,是該公司進行新品種選育、品種展示及栽培技術實驗的研發推廣中心。
前不久,江西省第四屆現代種業蔬菜新品種展示活動在該種業科技園舉辦。活動現場,江西大家族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武陽白椒”成功入選“江西蔬菜好品種”,成為江西種業閃耀全國的亮眼名片。
“為了保證辣椒的品質和產量,我們會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對辣椒品種繁育、生長等環節進行全程技術把關,確保培育出高品質的辣椒品種。目前,公司每年推廣雜交辣椒近3萬斤,推廣面積超55萬畝。”江西大家族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若蘭介紹。(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